黃河小峽水電站作為黃河流域的重要能源基地,其運行安全與效率直接關系到區域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隨著智能化技術在電力行業的廣泛應用,黃河小峽水電站積極響應時代號召,啟動了智能鎖控系統的升級項目,旨在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電站運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確保箱變等重要設備的安全與高效運行。
電力智能巡檢鎖控系統介紹
傳統機械鎖弊端
在項目實施前,黃河小峽水電站面臨著傳統鎖具管理的一系列問題,主要包括:
1. 鑰匙管理混亂:傳統機械鎖需要配備大量鑰匙,且易丟失、易復制,給管理帶來極大不便。
2. 安全隱患:一把鑰匙能開多把鎖的情況時有發生,增加了設備被非法訪問的風險。
3. 效率低下:在緊急情況下,運維人員需要攜帶多把鑰匙前往現場,降低了應急響應速度。
4. 遠程管理缺失:無法實現遠程授權開鎖,限制了運維管理的靈活性。
項目實施
針對上述問題,黃河小峽水電站決定采用先進的智能鎖控解決方案,并特別選用了無源電子掛鎖180套及10把藍牙鑰匙,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 無源電子掛鎖部署:在電站的箱變等重要設備上安裝無源電子掛鎖,這些鎖具無需外接電源,通過內置的高靈敏度傳感器和加密芯片,確保鎖具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2. 藍牙鑰匙配置:為電力運維人員配備10把藍牙鑰匙,每把鑰匙均經過嚴格授權管理,與特定鎖具或運維人員綁定,實現一對一或多對一的開鎖權限控制。
3. 遠程授權系統搭建:建立遠程授權開鎖平臺,運維人員可通過手機APP或電腦端提交開鎖申請,經管理人員審核后,遠程授權指定鑰匙開啟相應鎖具,極大地提高了開鎖效率與安全性。
4. 數據管理與分析:智能鎖控系統實時記錄每次開鎖操作的時間、地點、人員等關鍵信息,并上傳至云端服務器進行存儲與分析,為電站的安全管理與運維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配電網設備數量龐雜,種類繁多,地點分散難以管理
維護人員按任務要求攜帶一把鑰匙即可檢查開啟所有任務范圍內的鎖
傳統鎖具無法確認操作人身份,工作過程無法跟蹤
電子鑰匙開鎖,鑰匙記錄開鎖信息以及時間,并將數據上傳管理端
電力設備維護不到位,發生重大事故無法追責
一旦發生異常,通過系統查詢責任人以及是否按照要求定期維護
管理缺失導致維護人員現場作業監管不到位,發生危險無法追責
工作人員只能成功開啟授權鎖具,開鎖記錄實時上傳
電力行業無源電子鎖應用視頻
Vanma智能鎖控系統實施效果
1. 解決了鑰匙管理難題:通過智能鎖控系統的應用,實現了鑰匙的電子化管理,避免了傳統機械鎖的丟失與復制問題。
2. 提升了安全性:一對一或多對一的開鎖權限控制,有效防止了一把鑰匙開多把鎖的安全隱患,保障了箱變等重要設備的安全。
3. 提高了工作效率:遠程授權開鎖功能使得運維人員無需親自前往現場即可完成開鎖操作,大大縮短了應急響應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優化了數據管理:實時記錄的開鎖數據為電站的安全管理與運維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幫助電站實現了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的管理。

黃河小峽水電站智能鎖升級項目的成功實施,標志著該電站在智能化管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未來,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黃河小峽水電站將繼續探索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運維管理模式,為區域電力供應的穩定與可靠貢獻更大力量。